75歲王太太患有糖尿病,日前不慎在家門口跌倒,導致膝蓋下方脛骨前出現大片撕裂傷,傷口近一個巴掌大,家人見狀心急如焚將她送往急診,所幸仍保有脛骨表皮,經清潔傷口後,重新將皮膚攤平覆蓋在缺損部位,並透過非黏性敷料固定皮膚,傷口花了好幾個月才順利癒合,醫師建議長輩平時多擦乳液、穿長褲增加保護效果。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表示,「脛骨前撕裂傷」是一個常見卻經常被忽略的外傷,好發於年長女性、體弱及有慢性疾病者,因年長者脛骨前方的皮膚相當薄,一旦遭撞擊或挫傷,往往造成大面積的撕脫傷;此外,因長者本身都可能有一些長期的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腎功能不全、周邊動脈血循不良等,也都會讓傷口復原情況更遙遙無期。
鄭旭棠指出,比較紐西蘭與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數據,前者50歲以上的民眾脛骨前撕裂傷的年發生率,為每十萬人約40到70件個案數,台灣則平均約有435件,台灣情況幾乎是紐西蘭的6至10倍,這其中以50至60歲的人口個案數最多,但從發生率來看,台灣地區80歲以上的族群,脛骨前撕裂傷的年發生率高達每年每十萬人622件,顯見高齡老人受傷的風險遠高於其他族群。
鄭旭棠說,許多家屬也很關心照護問題,一般在急診室處理時應避免縫合,尤其是較年長,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的病人,因皮膚變薄、張力有限,且沒有足夠血液供應,除了徹底清潔外,可將皮瓣的皮輕輕攤平,覆蓋於缺損部位,用矽膠敷料等非黏性的敷料固定,必要時也可藉由彈性紗布施加壓力,白天可穿單層的彈性絲襪,盡可能多休息,受傷的腿需水平抬高、高於髖關節,並於受傷後兩天內回門診追蹤。
最重要的是,長者的下肢應避免暴露在外,否則容易因皮膚缺乏遮蓋,碰撞時造成撕裂傷,平時可塗抹具有滋潤保濕功能的潤膚用品,才能有效保護皮膚。
留言列表